1、第二类把一个整体分成几份,分的份中有相同的 例如你问的问题,就是这类问题,如果上面的那类你明白了,这个很好解释的,例如将6位志愿者分成4组,其中两个各2人,另两个组各1人 分成1。
2、的约数就是由2,2,2,2,3,3,7这几个数中选出几个相乘,比如2*2=4,4是1008的约数,3*7=21,21是1008的约数。对于2,2有4个,你可以选取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或4个,有5种选法。对于3,3有2个,你可以选取0个或1个或2个,有3种选法。
3、易知,圆锥的轴截面是正三角形,球的半径是轴截面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。
4、井盖为什么是圆的?因为圆形的井盖边缘到圆心的距离处处相等,无论井盖怎样旋转,井盖也不会掉到井中。方形的一边要比其对角线短,一旦井盖旋转,就有可能落入井中。
5、有24个同学参加活动,其中6人唱歌,其余的分成2组参加体育活动,参加体育活动的每组多少人?答案:(24一6)÷2=9(人)。小明有24元钱,买了一个本子和两个同样的文具盒,其中本子6元钱,问文具盒单价多少元?答案:(24一6)÷2=9(元)。
6、A=A=(3^0)A B=3A=(3^1)A C=3B=3(3A)=9A=(3^2)A D=3C=3(3B) =9B=9(3A) =(3^3) A 以此类推,K 是字母表第11个元素,所以:K=(3^10)A,即3的10次方个A。公式是:字母表中第n个元素=3的n-1次方个A。有什么问题请留言。
月23日上午第一节,在六一班上了《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》公开课。课堂教学让我对此次授课有一定的反思。
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篇1 “比的应用”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。长期以来,应用题教学在教材和课堂教学等方面,其应用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,使得教学流于简单的解题训练,这种现状必须改变。我在设计此课时,力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,体现应用性。
教学情况记载:六年级数学,“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”已教过n次,拿到教材初读一遍,自作聪明进行如下处理:以练习十二第3题主题,逐步拓展。救生员与游客共56人,每条船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,一共有多少游客?多少名救生员?学生用平均分,转化成分数应用题顺利解决。